起重机吊物坠落原因:
3.环境因素超过安全极限或卫生标准的不良环境,比如在高粉尘、高温、高湿、低温、高噪声、大风天、照明不良等环境下从事起重作业,将分散注意力,直接影响作业人员的反应能力、技术发挥的稳定性,使误操作、违章作业的机会增多,导致事故的发生。另外,不良的作业环境还会造成起重机系统本身功能的降低甚至加速零部(构)件的失效,成为不安全因素之一。
4.安全管理缺陷管理包括领导的安全意识水平;对起重机的管理、检查和定期安全性能检验的实施;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起重作业人员专项培训、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章制定和违章奖罚制度的建立及事故应急预案,对起重设备及吊辅具的定期检验缺乏有效监控与管理等。安全管理上的任何疏忽和不到位,是起重伤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造成吊物脱钩坠落事故既有人的原因又有物的因素。因此,要力求在设备选型、安全防护措施、厂房建筑、吊运流程、作业环境、定期检查等方面,按国家有关起重机械安全规定、标准进行设计、设备选购、安装施工,从人、物两方面入手,使用单位应制定出起重机运行、维修和管理等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按照国家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在用起重机(包括吊辅具)的安全性能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是保证在用起重设备安全运行,降低以至于消除冶金起重机吊钩吊物坠落伤害事故发生的必要保证条件之一。
钢丝绳破断拉力试验分析
起重机正常使用情况下,钢丝绳的断裂部位都是在钢丝绳卡处,断裂时钢丝绳头参差不齐,且绳股有拉长的现象。
电动单梁起重机用钢丝绳,一端用压板压紧在卷筒上,另一端利用楔形块将钢丝绳固紧于焊接在卷筒壳上的楔形套内。安装过程中,又在钢丝绳尾端卡上了钢丝绳卡。
双梁起重机(MH电动葫芦箱形门式起重机)进行钢丝绳破断拉力试验,判定在用钢丝绳不存在强度问题。钢丝绳的断裂部位都在绳卡处,说明钢丝绳的断裂与绳卡有关。断口参差不齐、绳股明显被拉长,说明用钢丝绳卡卡装钢丝绳时将钢丝绳挤压变形,造成钢丝绳各股不能同时受力,有个别绳股被拉长断裂。
因此,绳卡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钢丝绳断裂的直接原因。电动葫芦的钢丝绳尾端楔形块固定方式,完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不要再使用钢丝绳卡。安装钢丝绳与楔形块时,要仔细检查楔形块与楔形套斜度是否相符,楔形套内是否有焊渣、疤痕等缺陷,楔形块与楔形套的接合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手拉葫芦(倒链)
手拉葫芦是以环形链条作为它的起重柔性件的手动起重工具。即可垂直吊物,又可横向拉物,是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的链式起重机械。主要有W、SH、SBL三种类型。起重量为0.5'30t,起升高度为2.5'3m,特制的量大起升高度为12m。这一起重工具,在施工中应用相当广泛,使用中应留意的事项如下:
(1) 手拉葫芦必须按其额定起重量范围使用,严禁超载。气温在—10℃以下使用时,起重量减半,操纵时拉动环链不得过快、拉力要均衡,拉链方向始终应与链轮的切线方面一致。
(2) 垂直吊物时,拉动环链的操纵职员应站在葫芦的侧下方。接链人数可依据吊物轻重设置,多不可超过4人。但在正常吊物中,若忽然拉力增大,应先查明原因,不可盲目增加人力。
(3) 起重前要认真检查吊钩、链条、齿轮是否完好,制动力矩是否有效。如传动齿轮有裂纹、断齿或齿厚磨损达30%应报废;链环产生塑性变形或直径磨损10%应报废;制动力矩可采用试吊方法检验,认定确定可靠后,方可进行正常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