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二:工程起重机产业发展的绊脚石是什么?如何应对?
首先,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低门槛甚至“零首付”所透支的市场需要企业消化;第二,恶性竞争问题严峻,导致企业自身的经营质量下降。因此,加强行业自律、技术创新、做更规范和更个性化的服务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第三,针对目前产能过剩的问题,国内起重机企业应当加快国际化脚步,将过剩的产能向海外输出;第四,历城区设备安装,产品生产与产品技术规划不合理,前者导致备料过程的资金积压,后者导致不同吨位的设备间的市场透支。企业在产品规划时,设备安装费用,应当更多地考虑安全性、环境保护等因素。
焦点三:起重机行业是否面临洗牌?新进入者如何自处?
起重机行业的整合与洗牌一直在进行。只有引入新的投资人进行产权结构变化,行业才有新的资金进入,进而推动整个行业发展,但并不赞成头脑发热、白手起家式的新进入者。
焦点四:市场低迷期,企业自身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追求产品的技术创新。完善产品技术、质量、性能,做适合国内外用户的产品是细分市场的主要途径,但不能一味地追求规模和创新,忽略完整的产品价值;
第二,设备安装工程,管理变革。加强内部精细管理,提升员工信心,重视安全与质量。调整之前的投放与规模发展思路,进入精细与精益管理模式,提升企业自身的品质和价值;第三,迈向国际化。
编者按:一个行业和产业,或者概念是否兴旺,舆论是重要的衡量指标。所以,对于“中国工业服务”,需要扎扎实实的基本功,也需要舆论的支撑。为此,苏州吊装搬运公司作为中国工业服务产业中的一员,有理由也有义务为中国工业服务发声,包括鼓励的,也包括批评的。 近日,知名企业家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赴美投资10亿美元设厂引爆社交圈,这被认为是中国制造的优势即将消失甚至已经消失。这也引起了对中国制造业成本的讨论。 究竟中国制造的成本是高是低?不容否认的一点是:中国制造的成本近些年逐年增长,包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税费成本、环境成本等等。所以,降低中国制造成本已经势在必行 纵观各类观点,多认为降低中国制造的成本应该从土地取得、税费、劳动力等方面着手,有一个被忽视的地方就是:工业服务短板。 所谓工业服务就是为工厂正常运行提供保障的服务,包括电力、管道、后勤、设备搬运、安装、厂房建设等等,都属于工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