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安装及试运转管理办法
1、从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前,机电经理要组织施工技术、机电设备人员等共同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针对工程特点和现场实际进行重大危险源辩识和安全评价,学习和掌握相关技术、安全方面的法规、规范、标准,编制相应的管理方案及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安全技术防护措施。对起重吊装、脚手架、管沟开挖等作业要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2、对特殊工种上岗人员如:电工、电气焊、起重、机操和无损探伤检测等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岗位适任证书核验,未经核验或核验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3、施工机械、特种车辆等设备进场前,必须经过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状态检查,并经项目部自检和公司设备主管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依照有关规定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操作。
4、施工现场起重设备安装调试,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其他行业主管部门的规范要求,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设备就位施工措施:
1、设备就位后,要求进行操平找正,做到相同的设备一定要达到一条线齐的标准,地脚螺栓穿好后进行二次灌注混凝土并要求充分捣实,外露部分要抹光面并做好养护。
2、制冷系统的设备就位前,应检查其基础及地脚螺栓孔的位置、尺寸并应符合设计文件中设备管道接口的方向。
3、辅助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单体吹污和单体气密性试验,吹污可用0.8MPa(表压)的压缩空气进行,次数不应少于3次,直至无污物排出为止。气密性试验,其试验压力应按设计文件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
4、无特殊要求的卧式辅助设备安装水平偏差和立式辅助设备安装的铅垂度偏差均不宜大于1/1000。
5、有油包或放油口在设备一端的贮液器、卧式蒸发器等设备的安装,应以2/1000的坡度坡向放油口一方。
6、安装在常温环境下的低温设备,其支座下应增设硬质垫木,垫木的厚度应按设计文件要求确定。
7、对于现场组装的制冷设备,安装前应将设备零部件及附属管道清洗干净,并应检查零部件表面有无损伤及缺陷,合格后方可按设备装配图纸进行组装。
管道焊缝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管道对接焊口中心线距弯管起弯点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100mm(不包括压制弯管)
②管道对接焊口中心线与管道支、吊架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m。
③不得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管道开孔时,焊缝距孔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l00mm。
15、管道需采用套丝安装时,套丝后管壁的有效厚度应符合设计用管道壁厚。丝扣螺纹连接处应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作填料,填料不得突入管内。
16、管道上仪表接点开孔和焊接宜在管道安装前进行。
17、埋地管道必须经气密试验检查,合格后才能覆盖。
18、从压缩机到室外冷凝器的高压排气管道穿过墙体时,应留有10~20mm的空隙,空隙内不应填充材料。
19、管道加固必须牢靠。有隔热层的管道在管道与支架之间应衬垫木或其他隔热管垫,垫木或隔热管垫的厚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20、各种管路的安装要严格按照图纸布置进行,管路的走向和倾斜坡度均应符合安装要求,高压气体管路应装有保险阀,安装后要由工程技术部门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更换。